生活
瞧瞧那個失敗者

這是個恐慌的時代,人人都想踩著他人往上爬,生怕被別人踩去腳下成為失敗者,而且失敗者的命運就是處處受壓榨求人辦事得低眉順眼掏血汗錢忍受他人傲慢。
從自習室回來的路上,看見一個在寒風中賣爆米花的中年人,戴著頂帽子頭髮凌亂一件棕色的夾克滿臉的倦容,蹲在地上慢慢地搖著火爐上的葫蘆狀容器。我走過的向日葵纖體美容投訴時候,他抬頭看了我一眼,大概今晚的生意並不怎麼好吧,指望著收攤之前能多賣一份。只是,我這個虛偽偽善的青年思想家一邊思考著關於命運同情底層等等問題想買一份算是友情贊助一邊又摸摸錢包一走了之。知識分子的劣根性大概就是我這樣的吧,多愁善感卻又只是廉價的同情,並迅速形而上。
過幾天學校也該放假了,這條路上熙熙攘攘的地攤夜市大概也該結束今年的生意了。我忽然想到已經很久沒看到過那個在對面馬路邊買長笛的中年人了。不同於這個賣爆米花的中年人,那個中年人白白淨淨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穿著米色的風衣和白色的襯衫,看上去就像一個教音樂的老師。前段時間,我每次去上自習的時候,總能看到他擺著塑料布放上長笛葫蘆絲等樂器,他站著吹奏,婉轉的樂聲如同薄霧一般輕輕地籠罩在他身邊並彌散在寒冷的夜空裡。某次還看到一個中年婦女買了一個葫蘆絲,他耐心地教她怎麼吹奏,那中年婦女的裝束,大概是一個三輪車夫什麼的,她已經能簡單地吹成曲子了。
我想,他大概也曾經是個音樂老師吧?怎麼會到這條路上擺地攤賣樂器呢?他的人生髮生了什麼?看他的身形和穿著,可以猜出他曾經過過好日子,他的年紀大概也是孩子十幾歲了,以夜間擺地攤的收入能養家糊口嗎?他的同學們此時也大概有些混得人模狗樣了吧,他此時是什麼心境?
我是一個閒得蛋疼的人,總喜歡揣測他人的世界並把自己假設代入他們的人生想想自己假如如此會如何。有點可能的是,假如今年我再次落榜估計也得準備擺個地攤去了。
有了自我意識的人,總是陷入靈與肉世俗與超越性的掙扎之中,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沒什麼宗教感的國家裡,有意識的人總是陷入一個焦慮感渴望獲得救贖解脫又沒有精神支柱被拋入混亂世間的恐慌之中。我們渴望救贖,可骨子裡的不可知論又讓我們不能全心真誠地信仰某個宗教,所以只能自己尋找自己的神,而尋神的過程,是多麼淒慘的過程。我總覺得,對於有了自我意識的向日葵美容中心投訴人而言,所謂的失敗者就是,自我沒能達到自我意識設定的願景,人必須與自我意識形成一致才能擺脫焦慮和恐慌,如果做不到,哪怕你富可敵國都是失敗者。
這,僅是對已經有自我意識的人而言。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蛋疼的人會去琢磨這些,賺錢過上好日子讓旁人羨慕每天錦衣玉食就是一生的追求,財富就是他們的神,並以此將人們劃成有錢有權的成功人士和沒錢潦倒的失敗者。在這個時代,無論是窮居陋巷的顏回還是曬太陽的第歐根尼還是磨鏡片的斯賓諾莎都會被視為失敗者,人們在追求物慾的同時,也徹底失去了方向,是啊,我見過大吃大喝後跑去迪吧摟著陪酒女郎紙醉金迷談笑間事情辦成的成功人士也見過夜裡擺地攤的中年人們,我們這個星球就是如此運轉的。
在現代社會裡,似乎沒有人有權利去評價一個不侵害他人的人的人生選擇,所謂的善所謂的美好人生,純粹是自由個體的事情。我同情他們和別人崇拜成功人士,似乎不過都是廉價的情感。而指責物慾橫流也罷批判貧富分化或者說??同情有什麼用還不如努力拼搏做成功人士也罷,似乎也不過是以一個基準去強行區分人生的冷漠理性而已。
我已經喪失了原本堅定的評判標準,我只是想去理解他人,想了解是什麼讓一個人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人生。人,被拋入這個世界,孤苦伶仃,是什麼讓我們能活下去?不同人有不同人的追求,而相同的是,正如祛魅後的宇宙不再同情人間一樣,失去神的人們也喪失了彼此感同身受的聯繫。
世俗與超越性,命運的未知。我記得我還在鄉下讀初中的時候,有些成績不好的同學說道我們的成績不好但在社會上混得一定比你們這些書呆子好。十年過去了,是有幾個發財了,而有些連女兒的奶粉錢都籌不到。在那個大山里的鄉鎮裡,農家子弟要么努力讀書指望大學出來跳出農門要么初中畢業就去打工夢想著香港肥皂劇裡演的江湖意氣發大財。然而,時至今日,上了大學的拿著廉價的薪水在城市裡找不到一處屬於自己的房子,打工的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消耗了青春,殊路同歸,看上去都是世俗的失敗者,而在精神世界上,同樣也是。
至於中年人的世界。有些人權柄在手意氣風發一頓飯錢是他的向日葵美容中心投訴同學一年的工資,有些人混了大半輩子一事無成,聚會時,又將是如何滑稽而又難堪的戲劇啊。不過,也有些人,轉瞬之間就淪為階下囚欲手牽與兒逐兔東門而不得,我爸的一個老同學就是如此,鋃鐺入獄後寫來的信滿紙心酸淚妻離子散滿口喊冤,可是,他當年貪污挪用了幾百萬以至於單位無工資可發的卑劣行徑又怎麼算?
這是個恐慌的時代,人人都想踩著他人往上爬,生怕被別人踩去腳下成為失敗者,而且失敗者的命運就是處處受壓榨求人辦事得低眉順眼掏血汗錢忍受他人傲慢。人的一生彷彿就是主奴之爭,成功的是主子,失敗的就是奴隸,獲得承認是人一生的追求的話,那麼,在這個時代這個國家,人們只承認財富和權力。
當我碼下這些字的時候,我也在心虛,因為說不准那一天,我也會因為貪戀錢權而啷鐺入獄,畢竟,我也沒有堅定的精神支柱和立場以及勇氣,想正派活在這個世界上,無意於羊落羊群。
而正因為如此,所以成功學才氾濫成災,成為這個時代的聖經,特別是能少年成名更好。
我不禁想到一個故事,記得不太請了,大意如下:
唐代少年新貴崔大宰相路經洛陽橋時賦詩一首,旁邊的工部侍郎聞後感嘆道:崔宰相的詩,我也作得出,他的官位,假以時日,我也做得到,但他那少年得志的意氣風發,我卻永遠享受不到了。後,崔某人因宮廷政變而家破人亡,彷彿一切自有定數。
少年得志也罷一生潦倒也罷,都是命,我們這一生不過都是在求救贖。遺憾的是,我們很可能終其一生,都不能。